《易传》虽是阐发《易经》思想的专著但它同《易经》比起来在思想
《易传》虽是阐发《易经》思想的专著,但它同《易经》比起来,在思想体系上有着自己的独有特征。其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无比丰富,可以同《老子》并肩比美。它把“太极”作为化生万物的本原,提出了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”的本体论概括。在发展观上,注重事物的对立、变化,提出了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、“日新之谓盛德”、“生生之谓易”、“刚柔相推,变在其中”等重要命题,把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作为事物变化运动的普遍法则。在人生观方面,提出“自强不息”、“厚德载物”、“待时而动”、“居安思危”等重要原则,对我们民族的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。但《易传》未能摆脱《易经》的宗教神学观念,仍保留着“神道设教”的思想残余,并且用“天尊地卑”来论证封建等级秩序的合理性。这些都应当通过批判加以剔除。
太极
《易·系辞传》关于世界万物最后本原的重要范畴。《系辞上》曰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”这里所说的“太极”,乃是产生世界万物的最后本体,相当于《老子》所说的“道”。“太极”究竟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,古人说法不一。王弼曰:“夫有必始于无,故太极生两仪也。太极者,无称之称,不可得而名,取有之所极,况之太极者也。”孔颖达曰:“太极,谓天地未分之前,元气混而为一,即是太初、太一也。故老子云‘道生一’,即此‘太极’是也。”可见,在历史上,“太极”既被解释为精神的东西,亦被解释为物质的东西。到了宋代,朱熹把老子之“无极”同《易传》之“太极”糅合起来,提出了“无极而太极”的命题,完成了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树。
宋人对“太极”研究颇多,并有“太极图”流传后世。“太极图”旧传约有三种,即:“周子太极图”、“先天太极图”、“来氏太极图”。前者为周敦颐传自陈抟,后者为来知德据“先天太极图”改造而成。惟“先天太极图”流传最广,几与八卦并列而家喻户晓,其图见下。
此图明人赵谦称为“天地自然之图”,谓“虙戏(伏羲)时龙马负而出于荥河,八卦所由以画者也”;并云此图世传蔡元定得于蜀之隐者,秘而不传,赵氏得之于陈伯敷氏,“熟玩之有太极函阴阳,阴阳函八卦自然之妙”(《六书本义》)。清人胡渭释曰:“其环中有太极,两边黑白回互,白为阳,黑为阴。”据此,则图中黑白表示阴阳二气运行之情状。杭辛斋言:此图“可谓之‘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’之图。但流传既久且远,世俗已无人不认此为‘太极图’者”。“惟学者宜详究其义理,因名责实,而求真谛”。(《易楔》)
两仪
指由太极最先生出来的两种物质实体。《系辞上》曰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”此“两仪”或曰指“天地”,或曰指“阴阳”,实际上,两种说法可以统一起来,天地乃阴阳演化而成。《周易乾凿度》:“易始于太极,太极分而为二,故生天地。”郑康成注:“轻清者上为天,浊重者下为地。”足见“天地”亦即阴阳也。“仪”,匹也。两仪即两相匹配,指阴阳互相对立,构成一对基本矛盾,用符号代之,即为“”(阴)“”(阳)。
四象
由两仪演化而成的四种物象。《系辞上》云:“两仪生四象。”何谓“四象”?学界一般认为指四时之象。虞翻曰:“四象,四时也。”张载曰:“四象即乾之四德,四时之象。”四时即春夏秋冬。春夏秋冬之运行,是阴阳消长的必然结果。春为“少阳”(用符号代之为“”),夏为“老阳”(用符号代之为“”),秋为“少阴”(用符号代之为“”),冬为“老阴”(用符号代之为“”)。
八卦
由“四象”演生出来的八种事物。《系辞上》曰:“四象生八卦。”即由少阳()、老阳()、少阴()、老阴()进一步演化而成为(乾)、(坤)、(震)、(巽)、(坎)、(离)、(艮)、(兑),它们分别代表天、地、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泽八种事物。
八卦之卦名、卦画、卦象之对应关系,可列如下表示之:
为了熟记卦画与卦名之对应关系,朱子《周易本义》附有《八卦取象歌》,其文曰:
乾三连,坤六段;
震仰盂,艮覆碗;
- 化妆品研发工程师岗位职责有哪些[图]
- 应届生求职,该如何进行自我介绍?[图]
- 应届生如何求职不迷茫?[图]
- 初级电气工程师怎么考[图]
- 上海高层次人才认定申请,你了解多少?[图]
- 黑枸杞的合适人群必须知道[图]
- 什么是珍珠料理对人体有什么效果[图]
- 宝宝如何补锌?[图]
- 留住孕味[图]
- 患心脏病的孕妇六注意[图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