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以来,丞相之名变动了多次,或称丞相,或称司徒南朝继承了丞
东汉以来,丞相之名变动了多次,或称丞相,或称司徒。南朝继承了丞相多变的名称,且废置不一,没有定员。中枢政务的实权从东汉开始就早已默默转移到各个尚书手中,经过三国、魏晋,到南北朝的时候已经成为定势。尚书省掌握了中枢实权,真正总揽朝政大权的丞相必须加有“录尚书事”的头衔才行。“录尚书事”的意思是负责尚书省的事务,实际上是一个“加官”或者说是“差事”。录尚书事的人有权审阅一切公文。即便是威望极重的权臣,如果没有“录尚书事”的名号,也不能保证权力的集中。所以,判断一个南北朝官员是不是真正的丞相,不看他的官衔,而看他有没有“录尚书事”。
南朝中央朝廷的最尊贵的官衔,继承了西晋时期的“八公”,即太宰、太傅、太保、太尉、司徒、司空、大司马、大将军。这八个官衔都是一等一的好名字、好官职,但徒有其名,虽然有官署,却没有实际负责的事务,只是用来尊崇士族或者望重之人的荣衔、虚衔而已。“八公”之下,南北朝还发明了“开府仪同三司”的官衔,也是虚衔。所谓“开府”,指开设府第,设官置吏;之前只有“三公”才有开府的待遇。仪同三司,指的是可以摆设和太尉、司徒、司空“三公”相同的仪仗。北朝的最高荣衔和南朝略有不同,北齐的中枢最高官是三师(太师、太傅、太保)、二大(大司马、大将军),下面才是三公(太尉、司徒、司空)。北周则是三公(太师、太傅、太保)、三孤(少师、少傅、少保)。名称虽然不同,实质都是相同的。那就是它们都是虚衔,真正的实权在尚书省。
南朝时,朝廷改尚书台为尚书省。尚书省最高长官是尚书令,副手是左右尚书仆射。在既没有丞相,也没有“录尚书事”的时候,尚书令就是事实上的丞相。
不过为了限制尚书省的权力,防止出现权臣,南北朝的皇帝只将行政权力赋予尚书省,而让身边的中书省参与决策。中书省的最高长官是中书监,副手是中书令。中书监、中书令负责草拟诏令、策划国政,分了尚书省的权力。中书省日渐位高权重,成了皇帝的新威胁。于是,原本只是皇帝侍从衙门的侍中寺被扩大至门下省,其最高长官侍中随从皇帝左右,参与朝政,随时作为皇帝的顾问。这样一来,中书省分了尚书省的权力,门下省又限制中书省的权力。朝廷中枢分为尚书、中书、门下三省,三足鼎立,分享行政、决策和顾问权力。尚书令与中书监、侍中等同参与朝政。这隐隐中有了唐宋时期三省长官“参知政事”、“参政平章事”的雏形(南朝也有个例外,南陈的国家政务就归中书省,尚书省反而唯命是从)。
三省权力扩大,“九卿”的职权就被侵夺了。和“三公”一样,南北朝的“九卿”也只徒具虚名。有的完全成了可有可无的虚衙门,有的则“沦落”为后勤服务机构。比如光禄卿在秦汉时是皇帝的侍卫长,负责禁卫军,到西晋时就只有虚名,都被排挤到皇宫之外,只在文武官员大规模朝会的时候才来点个卯而已。北齐时,光禄卿所在的光禄寺成了安排宫廷筵席的衙门。
西魏和北周的中央官制最为特殊。名臣苏绰等人依《周礼》六官制度改革官制,在北周开始实行。北周以天官冢宰总领地官司徒、春官宗伯、夏官司马、秋官司寇、冬官司空五官,形成五府总于天官的格局。这样的结构简化了机构,有利于皇帝集权。六官只处理日常政务,朝廷大政的决策、审核等都由皇帝授意亲信官员另行处理。不过这个制度存续时间很短,隋朝建立后就被舍弃了。
在中央官制中,御史台是极少数在大乱世中保持不变的机构之一。南北朝时,御史台的长官叫做御史中丞,负责监察百官。不管什么时候,皇帝都很重视对官员的监察,便于自己集权。局势越乱,矛盾越激化,皇帝越需要监察机构。所以,任凭其他衙门沉浮变换,御史台都稳坐钓鱼台。
三
说完中央官制,再说说地方官制和军制。
无论南北,地方官制都是州、郡、县三级制。州是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,行政长官为刺史,下设别驾、诸曹从事等。首都所在的州,刺史称牧。郡的最高长官为太守,下面有郡丞、主簿等。首都所在郡的长官一般称为尹,比如南朝建康所在的丹杨尹、北周长安所在的京兆尹。郡下为县,大县最高长官称县令、小县称县长,下面有县丞、县尉等。县下还有乡和里。
南北朝的行政区划和官制一样混乱。行政区划总的趋势是:辖境日益缩小,数量大为增加。增加州县,就能多安插人员。比如为了笼络聚民自守的坞堡主,就地任命他们为当地的县令、太守。有的时候则是为了防止强藩出现,朝廷将州县越划越小。比如南朝分荆州南部为湘州,拆交州为广州、交州、宁州等。南朝还侨置州县,产生了许多侨州、侨县。北方则虚分州县。北魏孝明帝以后,豪强、权贵、大族纷纷自立州郡,甚至连只有一百户人家的小城,也称为一州;三四个村子的地盘,也立为一郡。刺史、太守、县令等为数众多。北齐文宣帝的时候,下令缩减行政区划,省去三个州、一百五十三个郡、五百八十九个县。南朝也有类似的合并州县的举动,但成效不大。
南北朝官制混乱的另一个“重灾区”是军制。乱世重兵,军队规模扩大,军官群体也日益壮大。军衔自然“水涨船高”,总趋势是越定越高、越任命越多。
秦汉时期,“将军”名号是极宝贵、极罕见的,一般授予重要方面的主将、功勋卓著的宿将或者掌管大军的权臣。绝大多数将领也就是“中郎将”、“校尉”等。从东汉乱世开始,“将军”名号开始贬值,获封将军或者自封将军的越来越多。到了南朝,将军就泛滥成灾了。刘宋因为战争频繁,设置了许多将军号,且突破了文武之分,高官要职纷纷兼带将军号。一些压根不统兵的官职,也带上了将军号,只为提高地位而已。至于地方军政首长,大多封将称号。如果刺史或者太守,没有得到将军封号,就是“单车刺史”、“白板太守”,意思是没有实权。这个现象,在南北朝各个政权中都存在。
刘宋将军的尊卑高低,以“四征”(征东将军、征西将军、征南将军、征北将军)、“四镇”(镇东、镇西、镇南、镇北)、“四安”、“四平”为序,最贵重者为征东将军。特别尊贵的,则加“大”字,如某某大将军,又在一般将军之上。而最大最贵的则是没有具体名号的“大将军”,不是授予元勋名臣,就是授予把持朝政的权臣。除此之外的其他将军,比如汉朝、三国时期相当贵重的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、左右前后四将军等,又比如新出现的镇国将军、安国将军、荡寇将军、鹰扬将军、抚军将军等,都被称为“杂号将军”,不是授予一般的将领,就是作为官员的兼职。
南齐时期,“领军将军”、“中领军”、“护军将军”、“中护军”四个名号异军突起,重于其他将军。其中的原因就是他们统率京畿地区的中央军,包括各支皇家卫队和驻屯首都附近的正规军。他们控制了皇宫和首都,且部队装备好、待遇好,优于其他军队,颇为其他将军侧目。南梁时期,军衔更趋混乱。据统计,南梁的将军号竟然有三百六十五个之多。
- 化妆品研发工程师岗位职责有哪些[图]
- 应届生求职,该如何进行自我介绍?[图]
- 应届生如何求职不迷茫?[图]
- 初级电气工程师怎么考[图]
- 上海高层次人才认定申请,你了解多少?[图]
- 黑枸杞的合适人群必须知道[图]
- 什么是珍珠料理对人体有什么效果[图]
- 宝宝如何补锌?[图]
- 留住孕味[图]
- 患心脏病的孕妇六注意[图]